新京报讯(记者姜慧梓)北京市8月15日发布《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》,决定于2026年在全市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。
《通知》指出,此次普查对象为北京市范围内的下列个人和单位:农村住户,包括农村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其他住户;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;农业生产经营单位;村民委员会;乡镇人民政府。普查的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、林业、畜牧业、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。
普查的主要内容为农业生产条件、粮食和大食物生产情况、农业新质生产力情况、乡村发展基本情况、农村居民生活情况等。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6年12月31日24时,时期资料为2026年年度资料。其中,现场登记阶段主要安排在2027年1月至5月。
根据《全国农业普查条例》规定,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,在逢6的年份实施。我国曾先后于1996年、2006年和2016年分别开展三次农业普查。今年6月,国务院印发通知,决定于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。
目前,北京市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已经成立,负责组织全市农业普查工作,协调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。普查领导小组由市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,成员单位包括市统计局、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。普查所需经费由市、区政府共同负担,列入相应年度财政预算。
此次普查体现首都特色,采取科学高效的方式方法,应用卫星遥感、人工智能等现代化调查手段,确保普查工作质效。普查成果将为科学制定“三农”政策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推动种业之都建设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。
此次普查工作情况将被纳入统计督察内容,对普查工作中发现的统计造假、弄虚作假以及干预依法报送普查数据等违纪违法行为,依纪依法予以处理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网上配资官网,守牢数据质量生命线,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、完整可信。
信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